《红楼梦》对联翻译点评(一)

2006-05-06 06:15 阅读(?)评论(0)

 

      《红楼梦》对联翻译点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摘要本文对《红楼梦》中几副对联的英译文进行了点评。对联的语言形式工整,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美学价值高。本文从语序和美学效果两个方面对不同的英译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对联;语序;美学效果

 

                  Comment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uplets in Hong Lou Meng

                                                        Wu Wen’ a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China)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comments 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several couplets in the novel Hong Lou Meng. Chinese couplets are usually known for the regular linguistic forms, significant meanings and high aesthetic values. The author provides the analysis and comments 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couple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 order and aesthetic effects.

Key words: couplets; word order; aesthetic effects

 

、《红楼梦》全书共有二十四副对联,除几副曹雪芹假拟骚客之口所作以外,大多对仗工整、涵义隽永、意境深远。这些对联一方面非常切合书中的人物和场景,反映了相关人物的性格,点明了不同处所的特点,衬托了全书的主题;另一方面它们又可以独立成篇,即使脱离原文,其哲理和意境也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大卫·霍克斯的对联英译文也各有千秋,很值得我们从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学习。本文拟选出几副对联,从两个方面分析其英译文的得与失。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一般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合辙押韵,而且源远流长,精品众多。对联由于篇幅相对短小,对哲理性、文采要求很高,更重要的,其语言形式的严格也超出了一般文艺作品的要求。中国古代诗歌(如律诗)也要求对仗,但有时允许相对较松的对仗形式,对联的对偶形式一般变通的余地较小,即使宽对的文字形式也要受很大限制。由于对联语言形式的要求较高,所以一旦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会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主要表现为“(1)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给人以视觉匀称的美感;(2)凝练概括,把同一事物或事理的某一发展过程表现得集中而又比较鲜明,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得到鲜明地揭示;(3)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向宏业等,1991600)。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何既能够考虑到英译文的形式工整,又能把原文中的意蕴、哲理、和强烈的修辞美学效果传译到英文中呢?中文对联是用极其简练工整的形式传达了丰富深刻的意蕴,英译文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以接近原文的美学效果呢?下面是对《红楼梦》中五副对联及其两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希望从研究当中对于对联的翻译方法有所启发。

 

 对联的英译文在形式上很难做到像汉语一样的工整,但其内容则应尽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意境,其中包括拟人、对照等修辞效果。下面首先让我们从语序的变化与否来探讨一下三副对联的翻译。

       什么是语序呢?潘文国在《汉英语对比纲要》一书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语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给出的定义是(1997219)“所谓语序,就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的先后次序。”这是较笼统的语序的概念,适合于西方语言(如英语、法语、俄语)和汉语。徐通锵(2001213)则从汉语的角度研究语序,认为汉语句法是语义句法。“语义句法‘前管后’的生成机制既涉及若干个小句的前后排列顺序,也涉及句内结构成分字、字组、语块的先后顺序,这种顺序是语义句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称之为语序。”徐通锵(2001186)还认为,主要适用于诗赋词曲的对仗韵律等规则以及多见于散文的排比对举等规则虽然与一般的散文不同,但也有字的先后排列顺序和句的先后顺序,“前”的语义信息是已知的,由它选择、组配“后”的未知信息。潘文国和徐通锵的理论都说明汉语中(包括对联的对偶形式)字与字的排列顺序十分重要,影响到信息的传达,同时语序本身也具有某种修辞方式的特征。同样的信息用不同的文字顺序表达,传达的意义也不完全一样。即使是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原文的语序在译文中也不好随意变更。语言的表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深层语义的表达。因此在翻译当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语序的传译,不能轻易改变原文的顺序,否则可能会影响译文质量,使得原文当中含有的信息和达到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丢失。英国的Mona Baker女士(2000110)也认为“Word orde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ranslation because it plays a major role in maintaining a coherent point of view and in orienting messages at text level.”(语序在翻译中极为重要,因为它在维持观点的连贯以及在篇章层次上引导信息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其实,主位和述位的概念讲的也是语序问题。“在一个句子里,某些词语先说,某些词语后说。先说的是主位,是说话的出发点,后说的是述位,是围绕主位逐步展开的实际内容。”(胡壮麟,1994136)那么主位化也恰恰反映了语序的重要性: “Thematization: this organizes the initiation of the clause (its communicative point of departure) and acts to direct the attention of the receiver of the message to the parts the sender wishes to emphasize. The key elements involved in this are theme and rheme.”(Bell,2001:149) (主位化:这样组织小句的起始[交际的起点],把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引向信息发送者要强调的部分。涉及到的关键成分就是主位述位。)读者的阅读是一种线性的过程,从左到右,所以信息的摄入也先后分明。当然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可能要时不时地回过头来读,但阅读信息的基本摄入过程还是有先有后的。这样相对于后摄入的信息,先摄入的信息就是旧信息,而后摄入的信息就是新信息。作者可以利用文字信息摄入先后的这一特点,对文字的顺序精心安排,从而达到所追求的效果。主位和述位理论反映的也就是旧信息和新信息(或者说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安排问题。主位和述位在句中既然有如此大的作用,翻译中如果轻易改变它们的顺序就可能不足取。所以译者在保证译文符合译入语习惯的基础上,应该对原文的语序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尽量维持原文的信息结构形式。

 

       1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第五回)

       Coolness wraps her dream, for spring is chill;

       A fragrance assails men, the aroma of wine.

                                                                      杨宪益、戴乃迭译

       The coldness of spring has imprisoned the soft buds in a wintry dream;

       The fragrance of wine has intoxicated the beholder with imagined flower-scents.

                                                                      大卫霍克斯译

 

       原文是《海棠春睡图》两旁曹雪芹仿拟秦少游所作的对联,暗示秦可卿青春寂寥,堕落泥潭。诗句的大意是微微的寒气让人睡不着觉,因为春天里还有点冷;扑面而来的香气原是来自美酒。要注意的是上下两联中词语的顺序,都是先讲结果再讲原因,属倒叙手法:为什么无眠呢?初春有些寒意;香气从何而来?美酒。如果颠倒过来成为:初春的寒意让人无眠,美酒的香气阵阵传来,句法就显得平平无奇,毫无新意。杨译与霍译的主要差别就在这里。杨译保留了原文的语序和倒叙的手法,而霍译改换了语序,使译文句法恢复正常,但也丧失了原文中的意蕴。从文学的角度讲,正常语序的颠倒属于对标准语言的偏离:“在标准语言中,人们对表达手段已经习以为常,仅关注所表达的内容。而在文学语言中,通过对标准语言的偏离,作者又重新将注意力吸引于语言表达上。”(申丹,2001115)这里语言不只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更重要的,作者对语言的文字形式进行了精细的加工,使语言形式本身附着了言外之意。对事物先后顺序的刻意排列,是要强调此处要表达的逻辑顺序。然而这样的表达顺序也有其合理之处,即对于虚拟的人物而言,对外界的感觉也许就是这样不符合常规逻辑的顺序。更重要的,作者要引导读者沿着这样的顺序去读对联,信息的摄入顺序必然会影响读者的思维顺序,读者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从而会出现理解上的困惑和阻断。困惑之后,读者又要重新思考诗句的意思,咀嚼诗句的韵味,还要问一下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顺序写呢?读者理解的滞涩其实就是作者追求的效果,不能一下子理解原文必然引导读者注意文字的形式,进行猜测和推导,从而品味作者隐含的一些韵味。作者有些游戏意味的美学追求就这样实现了。因此,改变了原文语序的霍译尽管也很有诗意,仍然没有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全部信息,更令人遗憾的是,原文所达到的委婉曲折的美学效果也丧失了。霍译对“嫩寒”的翻译“the soft buds”,意为柔软的花蕾,也是不恰当的。

 

       2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第五回)

       They brought on themselves spring grief and autumn anguish;

       Wasted, their beauty fair as flowers and moon.

                                                                      杨宪益、戴乃迭译

       Spring grief and autumn sorrow were by yourself provoked.

       Flower faces, moonlike beauty were to what end disclosed?

                                                                      大卫·霍克斯译

 

       这是太虚幻境里薄命司的一副对联,写的是规劝人们不要自寻烦恼,因为纵使花容月貌也不一定会获得圆满结局。同样地,原文的顺序与句意的传达息息相关。上联意为“一年四季常年的悲苦都是自己招惹的”,下联意为“即使有美貌也不一定找到满意的归宿。”如果改为“自己招惹了常年悲苦”和“找不到归宿的花容月貌”,随着语序的变更,句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春恨秋悲”是一种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在往下看之前,读者并不知道作者的意图。等到读了后面的文字,才了解到作者的评判。如此一来,句子的重心就落在了“皆自惹”上,而不是前面的部分。霍译用 “yourself”和被动句式把这一强调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而杨译调整了译文为主动句,就失去了对“自惹”的强调,语流更顺畅了,但语气有所减弱。下联读到“花容月貌”时,读者也不能猜测下文的方向。也许是称赞,也许是描写。但下文“为谁研”有些出人意料。有花容月貌就能找到满意的归宿么?这样有些意外的下文正好是上联的对应,使得阅读理解的节奏也上下呼应。通过刻意安排,这副对联既抒发了强烈的情感,又饱含哲理,具有讽刺意味。所以该对联的上下两联都可以从中间分开来细读,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寓意。原文的语序是非常重要的表达手段,很好的传达了作者的思想。这一次杨译改变了原文语序,霍译则加以保留,其结果就是霍译比杨译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重点和修辞效果。在保留原文主位、述位的基础上,霍译把原文劝诫的语气传译得淋漓尽致。

 

       3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第38回)

       Magnolia oars shatter the reflections of lotus;

       Caltrops and lotus-root scent the bamboo bridge.

                                                                      杨宪益、戴乃迭译

       Lotus reflections shatter at the dip of a lazy oar-blade,

       Lotus fragrances float up from the swirl round a bamboo bridge-pile.

                                                                      大卫·霍克斯译

 

       这是藕香榭的一副对联,用词精妙,富有诗情画意。上联的语序对写景状物极其重要。芙蓉,即荷花。荷花的影子破碎了,为什么呢?原来是归来的小舟经过。兰桨,木兰做的船桨,代指小舟。先说荷花影子破碎,制造一种悬念,然后才见到小舟,这符合实际情景,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宛如电影画面一样,读者先看到破碎的影子,感到迷惑不解,然后见到船桨,才恍然大悟。密集的菱藕散发出浓郁的清香,竹桥架在上面,恰似一幅图画。这样的描写顺序也不宜改动。杨译把上联改为“兰桨划破了荷花影”,原文具有动作先后顺序的情景和动感荡然无存,好像是没有生命的桨自己把荷花影子打破了,既没有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的观察,也没有让读者先蒙在鼓里,猜测一下的意趣;其下联“写”字的像图画一样的意义也没有译出。与之相对照,霍译忠实于原文语序,既保留了上联的悬念,又把下联的“写”字用“swirl”译得惟妙惟肖。

 

 对联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在很多方面还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翻译时如能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对原文的美学特征作些分析,会更好地理解原文,以利于把原文的美学特征也如实地传译到译文中,实现译文与原文更高层次上的对等。下面我们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在两副对联中杨译和霍译的得与失。

 

4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第17回)

       Still green the smoke from tea brewed in a rare tripod,

       Yet cold the fingers from chess played by quiet window.

                                                                      杨宪益、戴乃迭译

       From the empty cauldron the steam still rises after the brewing of tea,

       By the darkening window the fingers are still cold after the game of go.

                                                                      大卫·霍克斯译

 

       这是有凤来仪处,即潇湘馆的对联。上下联都见不到竹子,实际上写的却是潇湘馆的幽幽翠竹。小说三十五回有这样的句子,“窗户外竹影映入纱窗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便可为佐证。茶煮沸的时候,或可见到绿烟;下围棋时,捏着棋子的手指会觉得凉。然而茶不煮了,怀疑见到绿烟,那是翠竹掩映;棋下完了,指头仍觉凉,是幽竹的浓荫生凉。上下联不着一个竹字,而写的全是竹,这正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观。就是描写事物不一定都要从实处入手,进行直接的描写。有时候间接的描写反而更有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这样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给读者以顿悟的空间,增加阅读的情趣,让读者得到更多的审美享受。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讲“诗有从题中写出,有从题外写入;有从虚处实写,实处虚写;有从此写彼,有从彼写此;有从题前摇曳而来,题后迤逦而去,风云变幻,不一其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